我们经常说特色,而何为特色?特色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定性、评价。特色描述事物的一个面向、一个层次或者全貌,例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教育质量乃至人们对一所学校的整体印象等都可以被定性为某种特色。
特色即自成一派。例如,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崆峒、点苍、华山、青城八大门派,是中国传统功夫的典范;“虎妈”与“猫爸”常被人们看作中美家庭教育的“代言人”;因地理特点而划分的教育圈,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海派教育”等。
特色即“走自己的路”。特色是事物自主的生长与发展。一所学校的特色的形成,既要根植于自身的历史发展传统,更离不开学校师生思想和智慧的凝结及积极主动的作为。
特色即文化。一种业已形成的特色,究其根本是反映了事物的某种固有的或是被创造的属性,这种属性被一定范围的人所认可和传播,继而,这种属性连同事物本身就会以一种文化的形态呈现在众人面前。例如,对于一所以校园足球为特色的学校,校园足球必然成为这所学校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在人们心目中,自然地会将校园足球与这所学校联系在一起,并使二者形成一种对应关系,互为映衬。
特色与模仿相对立。言必称特色的事物必须“有自己的东西”。一所名校创建了一所分校,这所分校创办的内在机制有传承性,它与该名校共享同一个价值观,并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与该名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它的特色也就是该名校的特色。换句话说,一所名副其实的分校,相对于其所依托的名校而言,应该是无特色可言的,否则,其分校的名分也就如浮萍一样漂浮、无根。
特色不是唯一。一所以书香校园为特色的学校并不排斥其他学校也以“书香”为特色。特色可用来比较。如果我们来到战斗英雄董存瑞的家乡河北省怀来县考察教育,假设该县的一所小学、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都把弘扬董存瑞精神作为自己的特色,我们不能因这三所学校在特色方面的“共性”而断然否认其中任何一所学校的特色,倒是可以比较一下这三所学校中哪一所学校的特色更为鲜明。
特色是自我定位与他者认同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特色的形成是某个事物在自我身份上的一种价值追问,它的句式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形成特色的过程,就是这个价值定位不断得以澄清、显现的过程;另一方面,特色不能完全“自说自话”,特色的形成是他者的眼光在“自我”身上得以映射和重叠的过程,他者的认同是特色形成的必要条件,即“没有认同,就没有特色”。
在一个商业和市场化的语境之中,特色是事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结合。但对于“顾客”而言,我们更加注重的是某种事物的使用价值。因此,我们认定事物形成了某种特色的根本目的,不是揭示其“自我”的价值,而是期望获得其“特色服务”来满足我们的需要。事物中诸多特色(服务)的存在,为满足我们的需要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也为我们的选择建立了标准。例如,我们会询问某几家饭店的特色各是什么、某几个牌子的汽车分别有啥独特的功能、某几所学校各自有什么特色等,我们在比较中不仅对某种事物的特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在比较中逐步建立了对事物认知的标准,并形成了我们对某种事物的选择倾向。
特色的呈现依赖于个性化的且具辨识度的表征系统。如何判断甲是否有特色、乙有什么样的特色、甲与乙二者谁的特色更加鲜明等,这主要取决于谁的表征系统更为完备。一种特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元素,即观念(一个主张)、行为(一派作为)和符号(一副面貌)。首先,一种特色在价值层面表达的是一个主张、一种观念,它具备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可感通,即它能够被某一特定的人群所理解和认同。例如,一些学校能够深刻领会特色的旨要,深入挖掘教育资源,传承学校文化,把继承和发扬某种精神作为特色,这往往能够得到学校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其次,人群间不同的行为、做派往往反映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不同的行为、做派所表现出的明显的可辨识性,成为我们区分不同特色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在同样是以书法为特色的两所学校中,一所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字迹端庄隽美,而另一所学校大部分教师的字迹只能说是规范,由此,两所学校的书法特色的鲜明度就一目了然了。再其次,特色必然有一个承载物,而且每个承载物都必然拥有各自的标识,可称之为符号,形象而直观地向人们传达某种印象,以对某种特色产生印证和渲染的效果。例如,当我们步入一所学校,走进大厅、楼道、教室、礼堂,看到校园中各种别致的景观,聆听着学校中流传已久的趣闻轶事,观察师生的言谈举止和学习生活的场景,我们便可对该校所倡导的特色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总之,观念、行为和符号三者共同构成了特色的表征系统,三者彼此之间互为联系、互相影响、动态生成,由表及里、动静相宜,共同体现和诠释特色的“质地”。
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增强学校教育特点的辨识度,办人民满意、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办学者的责任。为此,办学者要努力做到“四个定位”。
首先,办学者要围绕时代发展、学校教育功能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培养人才的标准做出定位,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阶段性作用?”
其次,办学者要对学校自身的教育职能做出定位,需明确的问题是:“我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继而要回答的问题包括,“学校教育(服务)的理念是什么?”“教育(服务)的对象是谁,教育(服务)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主要有哪些?”
再其次,办学者要对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抓手做出定位,这往往是特色生成的起点,诸如德育、美育、体育、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办学体制、学校精神,这些都可以作为学校发展特色的有力抓手。
此外,办学者要对学校特色的表征系统进行定位,不断增强特色的辨识度、鲜明度和认同度。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07日第7版 版名:理论周刊·学校科研
上一篇:教育部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
版权所有©437ccm必赢国际(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兰州东部科技新城园区大道一号
网站: www.haifuwei.com
学院官微
学院官网
党建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