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改革新政亟须在落实上下功夫

作者:admin 时间:2018-08-10 09:54:00 点击:6909

近年来,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的政策文件有许多,中央和地方层面、各部门发布均不少,此次以中央文件再次重点推进“三评”改革,反映出这些措施亟须进一步落实。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层层落实改革精神,加强部门配合协调。一是按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求,将重点放在抓落实上,根据文件精神层层落实,具体落实到科技人员所在的单位,特别是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督促检查,体现法律法规效力;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每个部门职能不一,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上面千条线,具体到基层科技人员就是“一根针”,部门协调,要求一致,引领科技人员正确导向,更好地激发科技人员按国家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其次,加快配套制度改革,让政策见效落地。政策是“硬约束”,而科技人员的激情、动力和活力则是“软实力”,为使政策发挥制度效用,建议制定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如解决承担项目不以人才“帽子”为依据,避免评审环节存在人为因素的问题;要求人才“标签”不能永远化,而人才获取“帽子”没有时限性问题;对人才流动作适当限制性要求,但有些按“双一流”建设标准按市场机制吸收“特殊人才”的问题;要求合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培养补偿机制的问题,等等。这些要求的落地均需加快研究能够激发科技人员活力、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文件。

再其次,根据学科类别,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模式。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基础、导向和规律,对人才需求具有特殊性。一是根据自然科学类项目关注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等特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注重政治方向、学术创新、社会效益、实践价值等特点,建议尽快出台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对不同学科的人才采用多元评价机制。二是针对目前进行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区别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采取分类遴选和评判标准,特别是针对人文社科新型智库的成果,避免唯SCI、ESI排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和影响因子,认可智库标志性成果价值,激发科研人员发挥社会效益;针对从事应用基础研究人才,注重应用研究成果与产业化的链接,注重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进行评价。当然,加强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认可不同人才在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最后,开展监督检查,营造人才科研生态环境。“三评”改革对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作了规定,同时对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作了规范,形成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为了提高人才评价的有效性、增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督促检查,是加强人才发展治理的必要环节。一是建立形成综合的科技人才数据平台,实行人才信息大联通、大共享。针对不同部门均开展了人才服务与管理,人才信息不畅通、不透明,人才申报承担项目不便于核查,人才头衔政出多门,人才携“帽”流动信息不对称,人才科研诚信记录不联动等问题,有必要形成综合的人才信息数据平台。二是明确人才评价的责任主体,建立动态考核机制,检查责任主体对人才的支持力度、科研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否在激发人才活力和潜力上具有制度障碍,确保改革方案目标的实现;检查人才评价还体现在项目申报上、项目执行中和项目结题评价等不同环节,形成监督评估闭环。

(作者:郑军   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08月10日第4版 版名:新闻·深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