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攻坚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 ——教育系统全面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纪实

作者:lanke 时间:2020-12-22 16:32:42 点击:13026

四川阿坝州壤塘县上杜柯乡中心小学学生桑青卓玛,为了帮生活窘迫的家庭分担家务,一年多前成了辍学学生。校长和包村干部去她家里动员复学,一趟被拒,再去仍未成功,终于在第三次,桑青卓玛答应返回学校。上个学期,她的成绩名列班级前茅,还成为学习委员。桑青卓玛说:“我要带领班上的同学一同进步!”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成色,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任务。“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各校开展的控辍保学行动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4%,初中学生毛入学率达102.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相关指标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教育系统的控辍保学工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全面实现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60万到0.08万,啃下控辍保学硬骨头

如果没有学校打来的那么多通电话,没有老师“三顾茅庐”,重庆市云阳县的徐丹、徐瑶姐妹或许现在仍辍学在外。

2019年10月,云阳县路阳镇路阳小学校长陈龙接到报告:姐妹俩被父亲接到广东去了。扶贫办和帮扶责任人多次劝说无果后,立刻开始与徐父联络。打电话,发微信,学校组建劝返小组奔赴深圳,多次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成功劝说他让孩子回来上学。

“爸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语文考了81分,我画的画还被贴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了……”今年5月,回到学校的徐丹抑制不住喜悦,用班主任的手机与父亲视频通话。

在广大地理形势复杂、交通条件不便、人口流动大的贫困地区,要做好控辍保学的摸排登记和劝返工作,有着诸多麻烦和困难。教育部始终将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并作为“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对思想认识不到位、联控联保机制不健全、劝返措施不精准等问题的整治力度。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与10余个省份签订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合作备忘录》,将控辍保学作为重要任务写入备忘录;与各省份签订了“任务书”,明确控辍保学工作任务,强化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今年年初,教育部党组又专门成立调研指导小组实施挂牌督战,助推52个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上下合力打好控辍保学战。各地积极响应,层层压实责任,干部、校长、教师们以“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精神奔忙着,就是要为“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再上一道保险阀。

全国95%的县“一县一案”出台了控辍保学工作方案。贵州、四川、广西、甘肃等地,“政府一条线、教育系统一条线”的双线多级包保责任制带动县长、局长、乡长、村干部、校长、家长参与控辍保学行动;云南探索出“四查三比对”、“宣传教育、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依法控辍四步法、普职融合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摸清了辍学学生底数,解决劝返难问题;湖南建立了控辍保学工作抽查制度,开展实地督查……

如何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也上得起学,解除求学后顾之忧?近年来,各地持续健全完善资助帮扶机制,为控辍保学托底。

海南在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国家资助名额,贫困市县多安排、农村学校多安排、贫困学生多的学校多安排;江西近日再次扩大义务教育生活补助范围,生活补助重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城镇贫困群众家庭学生……不难发现,各地各校精准资助工作正在铺开。

而在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由于传统、当地习俗等因素,再次辍学时有发生。控辍保学,必须改变当地家长和学生的观念。

如果你来到甘肃玉门市的农村,可能会听到村里的大喇叭滚动播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可能看到宣传车正停在村里最醒目的地方;可能遇到现场说法的少数民族教师、干部;也可能发现家长手里拿着《致家长的公开信》《甘肃省教育惠民政策明白卡》……多种渠道的宣传让教育法规和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将“送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是父母的义务”的意识植入人心。

各地各校继续加强家长培训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控辍保学成效。例如宁夏泾源县开展“母亲教育行动计划”,达到“教育一名母亲、成就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的良好效果;重庆奉节县与家长讲学生表现、讲教育政策、讲家庭教育,请家长“进学堂”提学校管理意见,“进课堂”提教学方法意见,“进食堂”监督学生餐饮质量,有力推动实现“家校共育”……

摸排、劝返、资助、宣传……控辍保学的每一份努力都获得了成效: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83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由20万人首次实现动态清零,为2020年实现国家规划的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障更优质量,“上好学”正在进行时

劝回来,还要留得住。如何让重返校园的复学学生喜欢学校、留在学校,愉快地接受义务教育,是防止新增辍学和二次辍学发生亟须解决的问题。

“再次回到学校,刚开始很害怕适应不了,但现在我想继续读书,想学习一门专项技能,找个好点的工作,未来能够有养活自己的收入。”16岁的晓妹在云南省金平县普职融合班重拾了读书的梦想。

出生起就在外地的晓妹12岁时入读一所民办学校,但当时编班在一年级,加之家庭贫困、家中姊妹多等情况,上了一个学期后便辍学在家。通过金平县工作专班实地打探,反复劝导,她得以重回校园。鉴于晓妹辍学时间长、学段跨度大的实际,她被安置到普职融合班,在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一门实用技能。

晓妹的经历并非个案。在金平县普职融合班,有106个像她一样的学生。学校为他们安排“一对一”的辅导教师,开展心理疏导和生活陪伴。这些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后可以无缝对接选择升入职业高中或技校继续学习。近年来,金平县积极整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不仅留住了学生,还实现“培训+就业+发展”的脱贫新方案。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标之一,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为了让学生安心上学,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不断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为广大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创造条件,一件件,一桩桩,都为了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宏伟目标:

——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互联网+教育”免费为农村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近300亿元,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强农村学校吸引力。

——严格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程序,防止因上学远而导致辍学。

——指导各地对劝返复学的学生进行分类安置,满足就餐、住宿、交通需求,解决好吃住行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和真情关爱,建立师生结对帮扶制度,解决好心理适应和融入校园问题;健全学习帮扶制度,合理安排教育教学内容或单独编班补课,解决好学习困难问题;加强普职教育融合,帮助就业意愿较强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一人一案”制定方案,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解决好残疾儿童就学问题。

有评论指出,近年来,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问题,各地基层政府频频打出起诉学生家长的“重拳”,彰显了政府保障适龄孩子义务教育权的决心和担当。但这不是政府履行义务教育保障责任的终点,各地结合地区实际,致力于完善后续保障措施,让孩子们爱上校园。

海南省为确保适龄儿童“有学上”,从2008年起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累计投入14亿元,共建成24所思源实验学校,改建、扩建14所学校,覆盖了包括全省所有民族市县在内的16个市县,提供优质学位5.5万个,使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和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河南南阳市着眼“学得好”,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乡校”方式,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全市成立名校教育集团34个,覆盖中小学校83所、中小学生33.2万人;通过管理、教学、教师、办学条件等方面支援,全市211所县城优质学校与364所农村学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开花结果。

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建立专门的补偿教育集中教学基地,为未完成义务教育流入社会、身患疾病辍学在家的13—15周岁失学辍学少年分层分类教学,开展兴趣班,实现了劝返学生“劝得回、留得住、学得懂”。

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芹池镇中心学校立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吸引力,教师们把图书搬到了教室、楼道、宿舍,学生可以随时阅读;把各科教学仪器摆到了教室,学生可以探究科学的奥秘;设置了足球、乒乓球、书法、绘画、农作物种植等10多种菜单课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输出有质量的教育,“最美建筑”里才能留下希望。控辍保学是问题的一体两面,控辍和保学都要齐发力,才能长效。

在“精准”上发力,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经过艰苦卓绝努力,教育脱贫攻坚取得重要进展,但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教育系统攻坚克难,坚持精准方略,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打好打赢教育脱贫攻坚的总攻战。

关键节点如何精准发力?攻坚目标要精准、规律把握要精准、保障举措要精准,需要各地拿出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有战术,更有战略。

最新的技术可助一臂之力。湖南省曾经有个难题: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庞大,仅贫困家庭子女就有88万余人,存在疑似失学辍学情况底数不清、资助对象存在遗漏等问题。怎么办?

2018年6月,湖南省教育厅以省教育数据中心、湘教云认证体系、数据中间件等平台系统为依托,在省级云计算环境基础上,开发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服务系统。当年10月,这一系统上线试运行,2019年初实现全省全面推广使用。

系统上线以来,湖南已开展3次全省大数据比对,实现了“大数据精准确定每个学生就学去向”,能呈现每一名贫困生资助状态。

针对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更需要精准施策。云南玉溪围绕“为谁送、谁来送、送什么、怎么送、怎么送好”等关键问题,探索构建“1234送教上门”模式。“1”即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统筹,形成政府统筹、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送教上门”工作体系;“2”即加强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3”即打造专家支持队伍、特校巡回指导队伍和县区工作队伍;“4”即抓好系统融合、医教融合、普特融合、互联网与送教服务融合。

放眼云南全省,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持续为上学有困难的特殊孩子送教上门,已经成为各地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控辍保学必须在找准“战场”中发起总攻,牢牢把握52个未摘帽县是主战场,“三区三州”是决战地。省级政府责任重大,负有总责,需要统筹使用各类资源加大对未摘帽县的支持帮扶。

“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控辍保学难度大、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总体弱、教育质量相对低等突出短板问题,我们找准发力点、下足绣花功夫,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这番话,表达了省级政府的责任担当和决心。

为确保失学辍学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学生“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落”,甘肃省采取攻坚行动、冲刺行动等方式,因地、因家、因人施策,实施“一生一档”精准控辍,在全省各地各校进行劝返复学行动,全力解决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此外,甘肃还实施了“9+1”教育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制定了14个市州“一市一方案”、23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清单”、贫困家庭“一户一策”和受教育贫困人口“一生一规划”方案。

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教育扶贫带来的变化:截至2019年年底,甘肃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今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专门对控辍保学工作作出明确要求,坚决防止因疫情影响造成新的辍学。

今年6月,教育部会同中央9个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健全联保联控责任机制、定期专项行动机制、应助尽助的救助机制、依法控辍的治理机制、提高办学水平的保障机制,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如今,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两不愁三保障”也已全面实现,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坚持不懈抓好教育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责任、任务落实,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秀红 林焕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1日第1版 版名:要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