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委积极推进多种举措,从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到试水新时代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再到成立学院路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新的教育集团,将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和中小学进行“绑定”。在教育改革行至深水区、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核心追求的当下,这种“绑定”有何现实意义?是否代表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这种“绑定”能否以及如何实现育人效能的最大化?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回应的现实课题。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并行培育,各自有独立的培养领域和培养对象。基础教育为人才奠基,高等教育促人才成长。
2018年新一轮高中教育改革后,高中教育肩负起了“适应高等教育”的使命,高等教育也以“选考科目指定”的方式间接影响了高中人才培养的类型。但整体而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还是一种弱关联。海淀区教委的系列探索大胆创新,进一步突破了弱关联现状。在培养路径上,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并行培育转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在培养载体上,从简单的资源流动转向课程、基地、师资联动分类精准供给;在培养机制上,从简单制度安排转向了多层分类机制建设。以上诸多举措既带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也都切中了当前人才培养链条中的顽疾和要害问题。
针对人才培养中的“课程断层”问题,我们看到的是海淀区联通各学段,建立共同体,逐步破解思政课程的“各自为政”。在海淀区教委的推动下,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正式成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1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海淀区60余所中小学组建了共同体。在全国率先成立“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组”,推出了一批示范课,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初步建立了大中小学一体化教师培训机制,遴选并设立了一批一体化基地校,突破了思政课程的学段壁垒。
针对人才培养中的“资源孤岛”问题,我们看到的是海淀区建立基地,匹配机制,优化并活化了各类资源。海淀区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分别签订了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探索在新教育改革框架下美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在海淀区建设高质量的新时代美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培养模式,整合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加强美育基础理论建设,建设美育高端智库。依托高校所聚集的美育资源优势,通过机制创新盘活存量资源,实现了在美育专业人才培养上高校与中小学的双向奔赴。
针对集团化办学落实人才培养的“后继乏力”问题,我们看到的是海淀区教委延伸大学优势,促进学校融入,带动了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发展。伴随着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正式签署承办协议,承办海淀区东升实验小学,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进一步扩展。在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选派优秀管理团队和优秀教师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输入先进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和培训体系的同时,北京林业大学积极延伸大学人才培养优势,成立承办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通过选派年轻教师到学校任教,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并开放大学的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设施,努力实现集团化办学中高校优势的有效牵引。
针对人才培养中的“过于同质”问题,我们看到的是海淀区教委建立发展共同体,打造教育品牌,涵养百花齐放的特色发展态势。海淀区利用学院路学区内有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天然优势,推动成立学院路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共同体将开放地区优质资源,充分利用、整合学院路独有的教育和智力资源,加强各校间的互动交流,打造学院路学区的专属教育品牌,形成学区各美其美的育人特色。
以上海淀区发挥自身优势、多措并举,通过空间、资源、基地、机制的系统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绑定”,为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做好铺垫,呼应了党的二十大对人才培养的部署,也契合了教育改革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但这些创新举措能否持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从增强育人效能来讲,还要考虑增加深度绑定的系统性,以此来涵养人才协同培养的新生态。鉴于此,在深度绑定的同时,还需要拉长育人链条和拓展人才通道。所谓拉长育人链条,就是在人才培养的时间轴线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长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在联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同时,还要拓展至社区,积极建构完善终身学习系统,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所谓拓展人才通道,是指在建立人才培养各类通道的同时,还要尝试突破现有考试选拔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新通道。基地、课程、师资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作为培养对象的人才不能有效流动的话,培养通道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