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汪明
关键事件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起步。《“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各级政府启动并陆续发布“十四五”教育规划。“双减”落地,县中振兴提上日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将启动,基础教育开启新篇章。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双一流”建设提速,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获得更大支持。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空前,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国家和地方在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深化改革、治理规范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科学谋划促发展。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石。今年以来,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推进。有的是从全局发展角度去谋划,比如,出台《“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任务,基础教育补短板、职业教育树精品、高等教育创一流,以项目方式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有的是从某一类型教育角度去谋划,比如,围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着力破除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还有的是从某一教育学段角度去谋划,比如启动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统筹谋划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发展,积极改善县中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县中教育质量。
精准施策补短板。通过精准施策,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教育发展现实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发展依然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今年以来,围绕促进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国家和地方通过建平台、推集群、优结构、强协作、促共享、惠民生等一系列举措,确保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落细。为了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与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本科层次师范生。
深化改革破难题。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从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指标体系。各地普遍把落实“双减”工作的举措和成效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切实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为加快“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充分体现“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改革导向。
治理规范转生态。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以治理规范护航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五项管理”、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民办义务教育。比如: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作出规定,并作为“双减”工作的一项具体抓手,推动各地各校落实齐步走、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明显加大,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查处违规培训、加强风险防范等手段,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随着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规范义务教育“公参民”学校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严格控制民办义务教育数量规模、清理义务教育“公参民”学校等相关政策正在各地逐步推进。
“十四五”规划开局良好,围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加完善,成效逐步显现。但从促发展、补短板的角度看,树立全局意识、加强战略谋划的任务还很艰巨;从破难题、转生态的角度看,立足长远目标、推动标本兼治还面临不少现实挑战。今后几年,要把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提升质量的工作持续深入坚持下去,使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同时,对于政策推进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做好积极应对和科学化解,只有这样,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根基才能更加稳固。(来源:中国教育报)